4月19日至20日,由新奥能源研究院、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中国核学会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学会联合主办的紧凑型聚变技术国际研讨会在河北廊坊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近百位聚变科学家相聚一堂,共同切磋、探讨聚变技术路线,聚焦小型聚变装置,展望行业未来。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出席研讨会并做主旨演讲。他表示:“近年来中国在聚变领域不断取得技术突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聚变研究的主流目前是托卡马克,但更期盼看到除此之外的新装置和有可能加速聚变发展的新理论。当前,美国已有公司参与聚变研究以及装置部件的制造,新奥是中国第一家开展聚变能探索的公司,这对中国的聚变研究是件好事。”
河北省科技厅副巡视员蒋栋出席研讨会并做主旨演讲。他指出:“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全面参与ITER计划国际组织管理,提升我国核聚变能源研发能力;以参加ITER计划为契机,带动更多国内相关机构参与国际研发,提升我国参与大科学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在此背景下,开展聚变领域的国际技术交流与研讨,不仅恰逢其时,而且意义重大。”
国家千人计划成员、新奥集团执行副总裁、技术委员会主席朱振旗博士在会上做了《从低碳能源到无碳能源》的主旨演讲。他表示:“在过去的十年,新奥已经在煤基低碳能源、泛能网等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入产业化示范阶段。现在正致力于从低碳能源到无碳能源的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布局小型聚变、深层地热、规模化低成本储能、二维新材料等新技术。”
据朱博士透露,为了鼓励国内外更多青年英才参与进来,新奥将开展一个关于小型聚变技术的大赛征集活动,就现有聚变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或提出新的创新性颠覆性的创意。参与者将有机会获得最高达100万元的奖励。
国家磁约束核聚变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主任王晓钢教授表示:“新奥正致力于小型化可控聚变技术的创新探索,将对现有所有聚变路线进行综合考察,筛选和提出可行性较大的方案。其中一个关注的方向是磁惯性约束,因为它结合了惯性约束和磁约束的优势,是一种较有可能实现聚变发电设备小型化的技术路线。研究成功后将会颠覆性改变现有能源供给模式,带动一系列尖端技术的发展。”
研讨会共设有20多个邀请报告,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圆桌会议,鼓励行业专家们提出大胆设想和建议。秉持科学、开放、包容的宗旨,参会的聚变科学家们,不仅将历史上的聚变理论、聚变装置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回顾,深入探讨了新的聚变技术设计思路,还重点围绕小型可控装置的设计与挑战开展了互动讨论,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出席本次研讨会的还有:国家科技部及省市科技部门的相关领导,来自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聚变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西南物理研究所等国内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
更多会议详情,请登陆大会官网:http://www.ennresearch.com/fusionsymposium2018/
以下为图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