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层次人才,科技部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先进煤气化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博士,曾就职于美国通用电气。目前为新奥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重点从事煤的加氢气化、催化气化和煤超临界气化等清洁煤转化技术的研究开发,申请专利60余项。
新奥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煤基低碳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曾作为副总指挥完成了中国第一套60万吨/年的陕西神木甲醇项目、作为建设总指挥完成了45万吨/年的香港建滔甲醇项目。 现负责新奥自主气化技术-煤催化气化1500吨/天工业示范项目、煤加氢气化400吨/天工业示范项目工程设计及建设工作。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化学工程与工艺博士。高级工程师,煤基低碳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煤化工》杂志编委;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69/SC1)委员。从事煤气化研究15年,作为项目及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5项;获第九届国际发明展发明创业奖金奖,发表论文30余篇,申请专利150余项。
天津大学化工系硕士。高级工程师,曾就职于中国寰球工程公司从事化工设计。新奥煤加氢气化项目负责人,参与国家863计划、十三五重点专项等多个国家项目,申请国家专利55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研究所博士,高级工程师,从事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参与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等多项国家项目,发表文章10余篇,申请专利90余项;参与完成6项河北省地方标准的编制和申报。
粉浆气化项目经理,化工工程师,十五年煤化工建设、生产、技术改进和研发经验,参与多套煤制甲醇、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项目。在水煤浆气化和粉煤气化工艺中有多项技术革新,申请数十项国家专利。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毕业,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后,师从著名华裔科学家Liang-Shih Fan教授。在能源化工领域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多样的创新思维,利用过程强化及系统优化所提供的理论依据和思路,系统地开展相关材料与工艺的基础研究和过程开发。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能源工程博士;曾参与德国西门子、德国蒂森克虏伯、德意志环境总署的气化研发项目,发表SCI文章3篇,德文著作1篇。现任新奥高级工艺研发工程师,主导设计研发工业固体危废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置中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