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深层地热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曾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技术首席、专题长,主持各级别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参与编写专著3部,发表论文15篇,专利20余项;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河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河北省第十届省科协代表,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和硕士,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2012年入职美国斯伦贝谢公司,担任高级机械工程师,主导了多个油气钻井技术的研发项目,所研发技术在钻井现场获得了广泛应用。2019年2月回国加入新奥能源研究院,带领团队从事多项先进钻井技术研发,以提高深层干热岩钻井效率,降低地热开采成本,同时负责地热能地面综合利用的方案设计及技术开发。发表SCI、EI论文8篇,获美国专利授权2项,中国专利授权十余项。
中国石油大学博士,从事非常规油气勘探工作二十余年,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6项,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现从事地热勘探选址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与机械工程学士,流体力学博士。从事渗流力学及相关数值模拟工作10余年,先后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十余项中海油生产项目。现从事地热压力、换热一体化数值模拟技术研发工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博士。从事油气井岩石力学、油气压裂、钻井流体相关工作十余年,先后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中石油、中石化科研课题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 3项,现从事地热压裂建库工作。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井工程博士,长期从事含硫化氢超深井、大位垂比水平井、大斜度定向深井、页岩气丛式井的钻井和固井工程方案设计与现场管理工作,现从事地热井钻井工程设计工作;先后参与省级科技项目10余项,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5篇,获得中石化先进个人、局级科技进步奖等10余次荣誉称号。
吉林大学工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微震监测及地震勘探。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一项863项目以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学术论文/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总计20余项,主持开展微震监测工程四项,以及新奥裂缝监测软件的研发。
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研究方向为资源评价及岩石物理分析。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多个国家重大专项、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论文5篇,专利3项。